網路奇兵給了這個系列骨,而生化奇兵給了這系列肉。而無限之城看得出想要有所突破,把對密閉空間的壓迫轉換成對無涯天際的恐懼。
不過事實上,當你的對手都是些警察或是恐怖分子而非什麼太空殭屍的時候,那效果實在是差很多。雖然殭屍是好對付點啦......
這類型遊戲要在遊戲性上有突破,只怕是很困難了。
不過我輩文青,只要有劇情就好,其他的都可以扔到反應爐消解掉。就跟彩虹小馬一樣,劇情最重要了0.0......
那敢情好,我們就來談談文化。
話說我還真不知道那挑哪個主題,平行世界?時間軸?當然是最偏門的-歷史了吧。
1.傷膝河大屠殺:
1889年,由於開拓者過度的擴張導致水牛瀕臨絕種。此時,一名派尤特先知"沃夫卡(切割者的意思)"聲稱他看到了幻像-耶穌基督將以印第安人之身降臨,帶領所有印地安人升天,而白人將會消失在祖先土地上,水牛跟其他動物將再度出現,祖先的靈魂將回歸大地-只要他們持續跳著"幽靈之舞"這種儀式性舞蹈。
一時間,許多大盆地與大平原部落都開始跳起幽靈之舞。這讓當地白人大為緊張。美國印地安事務局決定殺雞儆猴-藉由逮捕當地著名的酋長與賢人"坐牛"來壓平這個"先知瘋"。
逮捕坐牛的行動引發當地居民的抗議。在過程中,抓住他的警官遭槍擊,於是場面一發不可收拾。交火中坐牛以及14名員警被殺。當地居民害怕遭到報復,於是逃到康乃爾河保留區投靠當地酋長烏帕契列卡(大腳)
1890年12月29號,由烏帕契列卡率領的350名拉柯塔族人被美國第七騎兵團的威斯特賽少校所攔截,威斯特賽少校要求他們繳械以避免進一步的暴力行動。
隨後,第七騎兵團將拉柯塔族人帶到南達科塔洲的傷膝河附近,與詹姆士。佛西斯上校所率領的部隊會合,並且命令其繳械。
據說當時一名印地安人"黑郊狼"因為聽力問題不能聽懂繳械命令,而與士兵發生爭執。在過程中擦槍走火,導致佛西斯上校下令開火,造成近300名拉柯塔族人死亡。而美軍陣亡約25人,多是友軍誤擊。這場屠殺代表了長達一個多世紀的美印戰爭的結束。
在故事前期,一直會提到男主角布克跟他的上司史雷特上尉參與了這次大屠殺。而因為這件事,他感到罪咎。他加入了傷膝河附近所舉行的洗禮,要洗清他的罪惡。
布克來到哥倫比亞的英雄之廳時,裡面就記錄了傷膝谷大屠殺的事。而他的前上司史雷特上尉率領了他的部下躲在這裡,他因為反抗哥倫比亞的領導人康姆史塔克神父而被通緝。
在哥倫比亞的版本裡,印第安人被醜化野蠻的屠殺者,而康姆史塔克神父被塑造成平民的救星。這對早先支持他的史雷特上尉無疑是一種出賣,聲稱像他這種"沒服役過的平民"怎麼能奪走屬於真正士兵的榮耀,科科......。
而破關的人應該就知道,這個康姆史塔克神父是什麼人了0.0......
2.拳亂
庚子事變、義和團之亂、八國聯軍...我們歷史課本或多或少都有講過了,而Boxer Rebellion"拳亂"則是西方正式的名稱,因為當時李鴻章想保住慈禧太后的小命,所以極力撇清朝廷跟義和團的關係,並宣稱這是"暴民挾持了朝廷"所引發的民亂,故用了Rebellion一詞而非國際間的戰爭。
義和拳本來跟山東、直隸一帶的秘密組織如白蓮教之流有關,最初是打著"反清復明"的口號。清末國勢漸衰,義和拳逐漸轉為支持清朝的民團,一改先前的口號而成"扶清滅洋"。
清末,由於教案頻發,列強又以此為由擴張在中國的利益。激起了中國一股排外的情緒,義和拳的活動開始加劇。
1899年,山東巡撫毓賢在遭免職後,跑去晉見慈禧太后,並提出了"民可用,團應撫,匪必剿。"的主張,招安拳民組成義和團。而毓賢得轉任山西巡撫,並縱容義和團殺害教民。
1900年1月,由於不滿外國勢力干預朝政,慈禧便下詔維護義和團,並發放餉銀。至此,義和團湧入天津、直隸一帶並進行激烈的排外活動,如搗毀教堂、殺害教士、抵制所有外國事物,一時間,外國人與中國人死傷無數,甚至有許多無辜民眾受害。
6月,各國組成聯軍,要進入北京救援使館人員。到了8月,聯軍攻陷北京,慈禧太后倉皇逃往西安。而東南各省在一開始就與列強談定"東南互保"協議,違抗清廷支持義和團的命令,以維持東南各省的安定。
9月,李鴻章受清廷之命,前往北京與各國談判。最後簽下著名的"辛丑合約"。
在遊戲裡,作為美國科技結晶的浮空城市-哥倫比亞,在拳亂爆發時違反華府命令對挾持著美國人質的中國平民開火。而事後華府方面要求哥倫比亞回歸政府指揮,但是哥倫比亞選擇分裂並且消失在雲端。
這是當時的報紙,頭條就是"哥倫比亞消失在空中"。
而和諧版本裡,康姆史塔克神父帶著美軍解救了在中國水深火熱的美國人。而華府則是跟中國佬私通的奸賊,所以哥倫比亞節定要獨立於聯邦。
3.約翰。威爾克斯。布思
在哥倫比亞裡,大家應該會發現一個怪現象-美國精神被包裝成一種宗教信仰。人們把美國開國元老當成神壇上的偶像,而康姆史塔克神父則是他們的傳承者。
華盛頓、傑佛遜、富蘭克林。注意他們名字前都加了一個"神父"
而在遊戲前期,你會碰到一個叫"烏鴉兄弟會"的組織,基本上就是哥倫比亞的3K黨,但是加入了遊戲裡一貫的宗教元素,他們拜的就是約翰。威爾克斯。布思,美國著名的舞台劇演員,也是殺死林肯的刺客。
1865年4月14日,由於不滿南北戰爭的結果,布思在福特戲院裡射殺了林肯總統,時間就在南方聯盟的北維吉尼亞軍團指揮官李將軍投降後的5天後。
在射殺林肯之後,布思在逃亡的時候被裝飾用的國旗給絆倒,他拖著上爬到舞台上大喊"Sic semper tyrannis!",拉丁文"這就是暴君的下場"。
4月26日,布思與同夥在格蘭特農場被第十六紐約騎兵團包圍。由於布思拒絕投降,騎兵團於是放火傷了穀倉。布思企圖從後門逃走時被一名中士波士頓柯柏特槍擊,不久後傷重不治。
約翰。威爾克斯。布思。他是美國史上第一個"殺死"總統的人。
哥倫比亞建基於極端化的"美國例外論"之上,美國是世上獨一無二的國家,他們的國民也必然是要"純淨"的。白話的說法就是種族主義。林肯解放黑奴則是一種退步,所以刺殺他的布思自然就被放到3K黨的神壇上了。
大概就是這樣,還有一些比較零碎的就算了0.0....
不過我寫好多啊~雖然都是些網路上資料,還有看英文的比較麻煩。像這類遊戲,文化蘊底其實很深,有很多值得一看的地方。
我有時在想,我們東方雖然現代化了,思想卻沒有跟著進步。這絕對不是件好事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